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工作

青阳县:培育“新农人”人才 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发布时间:2025-03-31 15:05 信息来源:人才综合科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近年来,青阳县聚力乡村振兴发展,通过培育壮大乡村治理人才、农业生产经营人才、乡村高技能人才队伍发展,推动“新农人”在扎根田野和服务发展中实现理想价值,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聚焦“强基固本”,育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坚持党建引领,从组织建设、干部选配、能力提升等方面着手,找准乡村治理“当家人”。打破地域、身份、年龄限制,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推荐选拔在外乡贤、致富能手、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有效解决村级治理年龄结构老化、结构单一、学历层次较低等问题。实行驻村干部轮换机制,选派第九批60名驻村干部接力乡村振兴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好后备力量“蓄水池”,常态化做好村级后备力量导师帮带,累计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62名、村级后备力量252名。通过综合运用高校对接、公开考录、定向培养等方式,2024年为乡镇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余名。淬炼本领提升能力,实施基层党组织书记“充电提能”计划,采取“培训+帮带+实战”的方式,选派17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赴沪苏浙等先发地区跟班学习“千万工程”有效经验,聚力打造高素质乡村治理人才队伍。

聚焦“富民强村”,培优农业生产经营人才队伍。立足当前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需求,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用好致富“带头人”。聚焦九华黄精、金银花、茶叶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支持乡村民宿、餐饮、旅游等文旅产业发展,培养本土农业经营人才200余人,带动农村1200余人“家门口”就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连续两年召开九华黄精产业大会,成立九华黄精等各类农业专业人才协会,常态化召开芙蓉湖畔“青听会”暨乡村振兴专题恳谈会,形成政府引导、协会主体及各行业力量共同推动的发展格局。依托“青阳工匠学院”“青阳县长城职业培训学校”等技能培训机构,通过采用委托培训、网上培训、“家门口”培训等方式,先后举办民宿管家、茶叶加工技能、九华黄精种植等培训班。去年以来,开展各类培训85次,培训人数达4500余人,实现了培训内容与乡村产业发展要求无缝对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  

聚焦“创新创业”,夯实乡村高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用好人才发展“火车头”。持续实施“百名科技特派员服务百村”工程,推动科技特派员向基层一线流动,通过采取培训指导、示范推广、结对帮扶等形式,为产业发展纾困解难,为乡村振兴添“智”增效。目前,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10名,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用好安徽省农科院“百个专家团队下基层”示范指导,组织县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高技能人才到省内外学习农业最新技术,有效提升乡村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创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低息贷款、引入民间投资等多种方式,解决新农人创业时面临的启动资金和运营资金不足等难题。以小额担保贷款为推手,鼓励乡村人才依托区域特色、资源禀赋开展乡村产业创业,根据创业类型,结合创业成本,为自主创业的乡村人才提供贴息担保贷款,引导支撑乡村人才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刘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