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干部工作

青阳县:人才兴艺,推动国家级非遗“青阳腔”传承守正创新

发布时间:2020-04-18 10:09 信息来源:人才办 阅读次数:
【字体大小:

作为地方戏曲文化艺术,青阳腔于明代嘉靖年间弋阳腔流入青阳,与本地流传的戏曲声腔、地方语音、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等结合而成,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享有戏曲活化石美誉,2006年青阳腔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青阳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育、引、用、留”四个方面出实招、求实效,厚植非遗人才发展沃土。

创新方式“育”。青阳县坚持以点带面寻求突破,着力破解非遗人才培育难题。实施“名师带徒”工程。自2015年起,青阳县开始实施青阳腔“名师带徒”工程,每3年一个周期,截至目前已开展2个批次的青阳腔名师带徒教学工程,青阳腔传承人江进和章秀兰两位老师先后入选前两批“名师带徒”工程,县有关部门每年给予3000至10000元的经费补助。注重本土艺术骨干培养。县人才办联合县文旅局等有关部门开设青阳腔特长班,并成立青阳旅游学校青阳腔艺术团,积极优化各项课程设置,切实加强师资力量配备,扎实推进青阳腔教学步入正轨,开创青阳腔艺术人才培养合作办学和开放办学的特色办学路子。同时,围绕解决青阳腔戏曲表演人才紧缺的问题,举办文艺人才培训班,宣传青阳腔文化,选拔和培养青阳腔传承人。  

拓源提质“引”。紧盯青阳腔戏曲表演、文创编导等艺术人才,实施靶向引才,多次赴安徽大学文化传媒学院、安徽省艺术职业学院、安庆戏校等高校合作联系并开展人才培养对接工作,先后成功招录2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戏曲表演专业毕业生。同时在加强青阳腔传承传习的过程中,组织师生开展异地教学,学习借鉴本市一些国家级非遗的传承经验和做法,积极传播青阳腔艺术特色魅力和表演形式,吸引更多人关注青阳腔、爱好青阳腔,为招揽传承人才打好宣传战。着力打造青阳腔外宣平台,通过展示展演、学术研讨、专场推介等多种形式使青阳腔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在新时代展现出蓬勃活力,成为引领池州市非遗项目创新性发展的“排头兵”、创造性转化的“领航员”。2019年,青阳腔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剧种代表亮相央视新年戏曲晚会。 

搭建平台“用”。青阳县积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激活非遗人才使用“一池春水”。专家学者“请进来”。举办“经典共传承·艺术润心田”国家级非遗剧种交流展演活动,邀请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淮海戏”剧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魏佳宁、许亚玲,江苏省戏剧“红梅奖”获得者、“通剧”非遗传承人叶香,以及中国“牡丹奖”提名、江苏省“芦花奖”获得者李汉芳等名家来青进行学术交流研讨,充分学习借鉴外省国家级非遗传承发展的好做法,积极推动青阳腔艺术创作排演。优秀剧目“走出去”。主动与省内高校合作,抓好青阳腔新剧创作,促进青阳腔“老剧新演”,先后创作出《百花赠剑》、《出猎·回书》等青阳腔新剧目13个,开展新剧拍摄。结合国家文化遗产日举办“弘扬传统文化 传承非遗经典”非遗展演展示活动,依托青阳县全国旅游强县优势,借助送戏下乡、送戏进万村等渠道,每年开展常态化展演100余场。2019年6月,成立国有青阳县九华云水文化旅游传媒有限公司,打造10余人的青阳腔专业创作表演团队,加强对青阳腔展演展示和宣传推介。 

优化环境“留”。加强阵地建设。县委、县政府投资近1000余万元建设青阳腔博物馆,搭建弘扬传统戏曲魅力、挖掘后继人才、开展传承创新活动的传播交流推广平台。组织成立青阳腔抢救领导小组,认真收集散落民间的老剧本、曲谱、乐器等青阳腔戏曲文物,截至目前共征集到青阳腔文字资料100余万字,青阳腔图谱4卷,相关戏曲文物、物件20余件,老剧目156本,影像资料100余盘等宝贵资料,实施青阳腔剧目编排、少数珍本线装本影印和影像资料数字化处理工程,成功列入安徽省非遗中心项目支持目录,使青阳腔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之花重新绽放。加强政策补助。探索多元化投入办法,积极向省市争取青阳腔专项保护资金,县财政坚持每年安排4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青阳腔传承工作,筹划设立民间文艺发展保护基金和文艺创作奖,构建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对青阳腔等非遗传承人奖补力度,积极完善配套青阳腔人才队伍建设和保障机制,逐年提升人才培养经费支出,累计培养青阳腔戏曲表演人才25名,近5年来共向上推荐申报青阳腔传承发展成果10余项,获省市表彰8项,2名青阳腔传承人成功晋级省级非遗传承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