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工巧匠、种植能手、文化传承人等各类乡土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青阳县杜村乡高度重视乡土人才的重要性,多举措强化乡土人才培育工作,积极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全面调查,摸清底数,确保工作对象不遗漏。通过实地走访、自荐、推荐等形式开展调查摸底,按照乡土人才的专业特长等进行详细划分归类,并对乡、村两级人才库进行动态管理,做到及时完善和充实。目前已成功建立招商引资人才库、民间艺术家人才库、创业就业贫困户人才库等多个子人才库。
开展培训,强化教育,确保培养对象不落后。依托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指导、扶持和培养力度,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兴业。今年以来,已先后举办油茶技术培训班、餐饮从业技术培训班、家政从业就业培训班等8次,参与培训人次达400余人。
党建为基,搭建平台,确保服务对象不分散。以阳光服务站、党员服务中心等为平台,综合整合多方资源,为乡土人才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近年来,加大对目莲戏、青阳腔、十番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力度,2019年6月完工阳光服务站暨杜村乡非遗文化传承馆,为非遗文化传承人提供排演、活动场所,并为群众提供非遗文化体验平台。
示范引领,典型带动,确保发展对象不迷茫。进一步挖掘贡献突出、带动能力强的各类乡土人才,培育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并及时收集乡域内优秀人才典型事迹,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同时,把优秀乡土人才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行列,发挥党员干部“领头雁”作用,使乡土人才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中坚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